我总是会花费不少的时间来选购电子产品,却总是会在最后花费最短的时间来改变最终决定。
好在,我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后悔。就像今天真正要提到的主角 & 我的新伙伴 —— Nintendo Switch 一样。
我在 Xbox 和 PS 之间纠结来纠结去,曾经我为了一个《大逆转裁判》,入手了 New 3DSLL,这次,是因为《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
塞尔达传说表示要中文化,在开发团队公开了制作决定后,我就已经计划在这款游戏中文更新的前夕连着平台一起购入。
而 PS4 和 Xbox 端的《怪物猎人:世界》会在年底推出 PC 版本,于是乎… 嗯哼。
一个多年的游戏玩家,对游戏的热爱已经可谓痴迷,这就是我。一度是画面党的我,从最早只喜欢 PC,到考虑了主机,到最后竟然买了任天堂的平台,我自己也有些惊讶。虽然尽管我刚开始只是为了塞尔达这一护航作,但随着一段时间的使用,Switch 主机本身带来的优秀体验也开始慢慢的浮现了出来。
我将会从一些使用体验和设计细节来分析:),关于游戏方面提到的较少。
简单介绍一下,Switch 是任天堂于 2017 年 3 月上市的一款全新的游戏平台,能够同时兼顾家用主机与电视机建立连接,也结合了掌机可移动的特性。是一款前所未有的游戏硬件平台。
Switch 的主要卖点在于它的 TV 模式和可移动游玩的特性。最早看到任天堂发布产品宣传片的时候,表现让人大跌眼镜,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也对它不是特别的在意。直到我真正入手了它以后,我才感受到,这一特性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切换的过程:
简而言之,当我在家里用 TV 模式玩游戏的时候,如果需要出门,而且不希望中断游戏,我可以直接在游戏过程中把主机拿起来,带走,模式的切换不需要一秒钟的等待,几乎是一瞬间的。————当然,别忘记 Joy-Con 要带上~
这种体验是其他游戏平台无法提供的,这种乐随行,玩尽兴的感受,让我愿意称 Switch 为 “给玩家幸福感的游戏机”。
虽然无缝的切换过程给我带来了幸福感,但是它的移动模式下的表现实际上则比较一般。首先它的续航较低,2-3.5 小时的续航很难玩尽兴。所以如果想要玩的痛快,就必须要配一个高功率输出的移动电源来支持。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显现了出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为了兼顾 TV 模式连接的设计,Switch 的充电接口置于机身的下方,如果打开了支架放在桌子上,使用分离的 Joy-con 来游玩,则无法充电。所以为此还必须要一些配件来支持。
另外,Switch 的支脚角度是固定的,它抬起的角度对于我个人而言,大多数时候是不舒服的。我希望屏幕的朝向会更高一些,而它的固定角度让 switch 放在和我胸平高的桌子上的时候,屏幕是朝着我的脖子下方的位置的,如果不弯腰,玩起来相当难受。
好在我有购买官方的收纳包,内置了可自由调整角度的支架,会缓解这个问题,另外,上述的用于解决充电问题的配件支架,也是能解决这样的问题的。
操作与游戏
抛开主机的机身,Switch 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它有一对聪明的手柄——Joy Con,Joy Con 是在 switch 上玩游戏的主要操作工具,分成了左右两只。
而 Joy Con 也是 Switch 的核心机能体现:
- 左右两个手柄均带有陀螺仪,能够进行精确的重力感应;
- 左右两个手柄均带有 HD 震动马达,官方声称能够模拟出一个杯子里面装有 1-3 个冰块的感觉,这一点我未能考证,因为我没有购买能够体验到该项机能的游戏《1-2 Switch!》;
- 右边的加号手柄摇杆上带有 NFC 天线,能够感应 Amiibo 手办,在游戏中能够提供帮助;
- 右边的加号手柄底部带有红外线摄像头,能够进行大量的外界动作感应。我同样还没有体会过。
- 综上所述,可谓黑科技满满,任天堂在体感游戏的领域一直是佼佼者,Joy Con 里面的强大机能,给游戏开发者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来表现。
我在玩《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时候,Joy Con 的陀螺仪能够在拉弓射箭的时候提供细微的准星调整。,对于没有瞄准辅助功能的这款游戏来说非常好用。
而在一些特别的神庙关卡中,能够使用它的陀螺仪来让球滚到迷宫中。这种游戏设计,很多人在手机上就应该看过,但是在 Switch 上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如果手机屏幕朝下后,会什么也看不见,Switch 的分体式手柄朝下的时候,屏幕还放在那边对着我,能够让我清晰的了解到模型的每一面。
同时,《超级马里奥:奥德赛》中,也有一些有必要性的特殊操作须要体感才能进行,这里不作赘述。
另外,我手上还有一款纯体感操作的格斗游戏《ARMS》,ARMS 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格斗类游戏中,最另类,同时还是最畅销的格斗游戏,采用了纯体感的慢节奏操作设计,已经进行了中文化,体感灵敏,上手简单,并且具有很高的探索价值。是一款可休闲,可认真的轻竞技游戏。
官方称手柄的握法为 “点赞”,因为 Joy Con 精确的体感和灵敏反应,让这款游戏有非常高的可玩性。
相比一般家用主机的游戏手柄来讲,Joy-Con 的手感会差很多,不过和 Switch 的机身一样,它也有多种状态:分为标准的手柄模式,双打模式,和常用的双持模式。
上图中推荐操作模式为双持模式,下方第二个为手柄模式。
一开始我玩了一段时间的《超级马里奥:奥德赛》感觉把两个 Joy Con 组装到一个手柄架 (Joy-Con Grip) 上并没有什么用,直到在雪之国的赛跑竞速比赛的关卡,让我感觉分体式的操作有些力不从心,究其原因我想是因为分体式的手柄握在手上的时候,容易脱手,一段时间的控制后,对摇杆的方向操作会慢慢产生偏差而导致不精确。在我使用了这一模式后,第一次就成功过关,并且还感受到了操作精确性的大幅度提升——嗯,这个模式绝非鸡肋。不过,我觉得也许 Pro 版的手柄在这一方面做得更好,就像我的 Xbox 手柄一样。
而双持模式,最适合的游戏则是《超级马里奥:奥德赛》,可以说除了上述说的特殊比赛中,其他所有的时候都是需要这个模式的,双持模式下还配置了腕带 (Joy-Con Strap),防止一些体感动作的失误把手柄不慎投出(曾经有不少玩家没有好好的戴好腕带把价格是主机几倍的电视机砸坏了)。在《ARMS》还有特殊的握持方法来进行体感操作,《ARMS》如果使用标准的操作模式,那么有一些特殊的操作是无法进行的。所以个人推荐是使用官方建议的操作模式。
还有就是双打模式,把两个 Joy Con 分别交给一个人,横握使用,手感很糟糕,如果不加上腕带的话,藏在滑槽中的肩键会非常难按。很多人抱怨双持手柄状态下右手手感很糟糕,我想正是为了让两个手柄分给两个人玩的时候的手感一致。这么做无可厚非,倒是能看得出来任天堂为了让玩家们能和朋友一起玩,真的也是煞费苦心了。
系统
系统方面,目前 Switch 所使用的系统界面还没有适配中文,在语言选项中只有 [English / 简体中文],意为,系统界面语言仍然为英文,当游戏支持中文的时候会默认切换至中文。虽然这很尴尬,但是好在系统界面上的功能并没有过多的细化,且大多数的英文一看就能懂,我这样英语水平很低的人也觉得毫无压力。关于语言,最重要的还是游戏的语言支持。
系统的操作逻辑极为简单,并且几乎所有操作都有一个反馈动画,总体来讲是一个非常友好的系统界面。
截图按键是独立的,非常方便,只要按住一段时间,就会将 30 秒前发生的一切捕捉成录像。但是不能进行长期的录制,这一点有待增强,我曾经想要录制一整场的 ARMS 比赛,持续 84 秒左右的比赛,需要分成三段来录制,然后拿到电脑上用 Pr 拼接起来,非常不方便。如果要直播的话,和 PS 主机一样,需要使用视频捕捉卡来进行,对于普通玩家而言成本较高。
目前截图和分享的功能还有其他的一些欠缺:有 micro-SD 卡的情况下,截图和录像默认保存在 SD 卡中,导出的时候需要把 SD 卡拔出,接着机器会提示进行关机,导出后就算把 SD 卡插回主机后再开机,开机后也仍然需要重启,非常麻烦。而如果没有 SD 卡的话,就算用数据线连接到电脑上也无法导出。在这方面还需要很大的改进。
最方便的截图导出方式是将截图分享到已经绑定好的 FB 和推特帐号上,在绑定过程中需要梯子,但是我试了很多的方法都无法让 NS 使用上梯子。据说在成功绑定后,之后分享截图的时候就不再需要使用梯子了。可惜没能体验到这一方式。很遗憾。
总结
Nintendo Switch 是一款能够给玩家幸福感的游戏主机,能够从这款产品中看到了任天堂对于游戏机的独到见解:一切以玩家为本。虽然有一些令人遗憾的妥协,但毫无疑问就游戏机本身来讲绝对是目前市面上在各方面都做到最优秀的游戏主机之一。
而 Switch 的亮点也绝不仅仅只是它的功能,任天堂为它开发的第一方游戏,《Labo》《ARMS》《油彩军团 2》等游戏都很好的利用了机能并且发挥出了极高的创意与可玩性,而《12switch》虽然可玩性一般,却也在社交意义上有所建树。还有令人感到震撼的《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也更是以自身在游戏业界空前绝后的表现成为了玩家口碑中绝对不容错过的神作。
值得一提的是,Switch 尚可的性能表现也满足了不少玩家想要把以《NBA2K》《火箭联盟》系列为首的一些枪车球游戏在移动状态下游玩的诉求。
我推荐这款产品的理由是:
游戏的质量极高,无论是可玩性还是内容深度都非常出色;
能够在不同的游戏场景下无缝的切换;
自带手柄的强大功能;
以非常实惠的价格购买的标配套装就能换来几乎所有的体验;
游戏有数字版和实体版两种的销售分发方式可供选择;
重视面对面社交的游戏平台;
逻辑简单,实用,易用的操作系统界面。
我不推荐这款产品的理由是:
用料较差,可能没有理想的使用寿命;
移动模式下人体工学体验较差;
不能尽兴的续航;
配件价格昂贵;
不支持蓝牙耳机;
游戏截图和视频分享过程繁琐不方便。
本文是本人首发于数字尾巴的文章,并获得了优秀奖。